

登观音尖
■ 何志英
2023年1月7日,由户外运动达人何剑带队,我和我的爱人等一行五人越过溪涧、穿过小径、爬过陡坡,终于如愿登上桐庐县的最高峰、富春江畔第一高峰——观音尖。
观音尖,矗立在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梅树坞自然村白云源峡谷的上游,其被当地人称为大头湾山,因山形神似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所以又名观音尖。观音尖南衔千里岗山脉,北眺富春江,由五大峡谷簇拥着,其中白云源峡谷最为盛名。我们这次登山的起点定在白云源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因为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白云源景区也暂时停止营业,设在大龙门瀑布的“游客接待中心”显得有些落寞;好在轰鸣的水流声打破了寂静,抬头就看见大龙门瀑布从崖石间奔腾而下,宛若游龙,中间一折,才直泄碧潭,仿佛“惊起却回头”。
“我们从这谷底登上大龙门瀑布‘龙口’处,作为今天登山‘闯关’的第一关。”
白云源峡谷东高西低,涧水西流,叠水群瀑,大龙门瀑布是其中最为壮观的,高约76米,有景区栈道扶摇直上。我们没有走栈道,而是从一条羊肠小道攀爬而上。爬到一半,我已经有点气急,急忙拿掉口罩,深吸一口新鲜空气,对登山杖作了一些调整,才紧赶慢赶跟上前行的队伍。瀑布已渐渐被我们甩在身后,似有若无的水流声在风里荡悠。第一关,闯关成功,心里升起的不是喜悦而是担忧:如果都是这样陡峭的山路,我还能闯过几关,今天能不能如愿到达观音尖?何剑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
“别怕,再接下来沿着小溪走,路没有那么陡了。”
“瀑布引溪长”,涧水清澈见底。途中有松木搭起的临时过桥,一个又一个小石潭,潭中卧石“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有小溪相伴,山路弯弯,走起来确实不像刚一开始那么吃力。这时的太阳在东山晃悠,一忽儿照在我们身上,一忽儿又溜回高高的山尖。我们来到一块相对平展的地方,一幢似倒而未倒的泥房前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浙江省桐庐抽水蓄能电站三大专题审查”,在公示牌上,详细标出了工程位置索引图、施工总布置规划图和工程地质图。浙江桐庐抽水蓄能电站已经于2022年11月20日开工建设,按照规划图标示,电站上水库位于双源溪的上游河段(白云源景区上游,为峡谷河道型水库),正是我们一路走来的地方。
“我们脚下的每一步,在电站建成后将没于水库底,以后我们可以跟人说,我们曾在水库底漫步。”
何剑的俏皮话引来一阵笑声,在笑声中我们不知不觉走入“箬叶阵”。两边的箬叶长得一人多高,与箬叶擦身而过发出的簌簌声,如果拍电影将会有蒙太奇的音效,乱树背后会不会扑地一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水浒传》“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情节突然在脑子里一闪,脚下不由自主就加快了步伐。穿出箬叶阵,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四周一人合抱的柳杉直插云天。这里曾是红旗林场所在地,原芦茨乡红旗林场在1997年到1998年期间撤下山后,林场用房已夷为平地。平地上有一堆灰烬,夹杂着没有烧尽的残枝、木炭,大概是户外登山爱好者曾在这里露营,晚上燃起过篝火取暖。我们也在这里稍作休整。何剑拿出手机,把它固定在一棵水杉上。
“来,闯过了第二关,我们摆个POSE。”
我们三三两两围聚在一起,或坐或站。今天天公作美,气温适合,小寒节气后的太阳披拂在身上,竟有小阳春的温暖感觉。何剑摆弄好手机,按下“延迟拍摄”键,迅速跑到队伍里。
“耶!”
大家不约而同大喊一声,快乐消减了身上的疲惫,我们继续出发。
“还有三分之一路程,转过这片水杉林,再直线上升,就可以看到观音尖的标志塔啦!”
何剑鼓励大家。他一边说,一边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巴掌一半大小的迷你小音箱,《山路十八弯》的歌声瞬间像洒落的阳光在水杉林间闪烁。
“有雪,小心路滑。”
不知谁喊了一声,无路似有路的灌木丛中残留着尚未消融的积雪,放松的脚步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全身的神经也随之一紧。这是一段有轨迹却没有路的上山路线,是“水走的路”,一条水沟,在枯水季节成了路。顺“溪”而上,我像猿猴一样手脚并用,笨拙地攀爬,手中的拐杖反而成了累赘,短暂休整后稍有恢复的元气很快破防,腰腿酸胀,已经挪不动步,真想一屁股坐下去。
“看,云锦杜鹃!”
抬眼看去,“空山不见人”。我使出吃奶的力气往上爬,才看到何剑站在一棵树前。
“来,来!”何剑见我吃力的样子,往回走、伸出拐杖拉了我一把,我的爱人又在后面推了我一把。我倚靠在一棵碗口粗的树干上,气喘吁吁。这棵树就是云锦杜鹃。何剑说,他去年就为了看云锦杜鹃,登过一次观音尖。云锦杜鹃只生长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上。每年的四五月份开花,花大色美,盛开时宛若云霞般美丽。
“喏,已经有蓓蕾了。”
顺着何剑的手所指,我看见枝叶间有拇指大的蓓蕾,挺举在阳光里,原来风信子捎来了春信,春天已在枝头萌发。而从这棵树往东南面的山坡上探望,有一片接一片的杜鹃在正午的阳光里泛着深绿色的油彩。越往上走,发现灌木少了,箬叶、茅草、荆棘簇拥在一起,可以把整个人淹没在其中。越接近山顶,植被几乎掩盖了小路,隔5米就看不到前面的人了,却有几棵树列队似的在前面。走进了发现,这些树落叶殆尽、苍干虬枝。“金钱松”,著名的古老残遗植物。由于气候的变迁,尤其是更新世的大冰期的来临,使各地的金钱松灭绝。只有在长江中下游少数地区幸存下来。眼前的金钱松左右对称排列,难道是红旗林场的职工栽下的幸运树?绕过金钱松,已看见观音尖标志塔泛着银白色的光。
登上观音尖,眼前豁然开朗。四周万山纵横,陡然一峰傲立。碧蓝的天空下,北面可见鳞次栉比的房屋,犹如簇拥在一个大沙盘里,桐庐县城亲切可爱;西面牛背脊山脊线波状起伏,蜿蜒而来。这时《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仿佛是从牛背脊上传来牧童的短笛声。站在山巅之上,不见一丝浮云。“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元代 张养浩)我在心里默默祈祷:“愿山河无恙,愿你我健康。”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