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数字化要速度要效益
余杭经开区“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冲刺全年目标
眼下,正值企业冲刺全年目标的关键节点,在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余杭经开区”),不少企业通过“智改数转”,为年底赶订单、拓市场的脚步按下了“加速键”,数实融合的变革力量随处可见。
走进华光新材新投用的智能化车间,记者即刻被眼前的智能化生产场景所吸引,机械臂正按照预设程序精准完成抓取动作,一批批高性能钎焊材料在这里源源不断下线。前不久,这座智能工厂成功入选2025年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成为区域“智改数转”成果的生动注脚。
“传统材料研发靠一遍遍试配方,不仅耗时久,成本还高。”华光新材相关负责人指着车间中控系统介绍,企业打造的“高性能计算+AI”研发平台将改变这一模式。该平台通过仿真技术与AI模型模拟材料性能,实现配方智能设计与快速迭代,使研发试验次数直降50%。
依托该平台,华光新材致力研发新一代高品质、高性能钎料产品,不仅焊接效率会更高且适配复杂工况。“智能化改造让我们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大幅提升,整体人均产出较改造前将增长约30%。”该负责人语气中满是肯定。
不远处,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泵业”)“智改数转”的成效同样显著。经过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技术全流程改造,原本分散的生产、装配、测试、包装等环节实现“一件流”运转。“今年我们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体系,使企业产能提升50%。效率提升了,我们开拓新市场也更有底气了。”南方泵业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转型加速的背后,离不开余杭经开区全链条服务体系的坚实支撑。“我们聚焦企业转型全周期需求,从精准服务、政策传导、生态构建三个维度发力,让企业转型少走弯路。”余杭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余杭经开区已完成123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评估,将33家潜力企业纳入培育库,形成“以点带面、抱团转型”的良好生态。
如今的余杭经开区,数字化车间、未来工厂星罗棋布,“智改数转”已从企业自发探索变为园区主动赋能的常态。随着数实融合不断深化,更多企业将在此实现数字化蝶变,为区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注入持久动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