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进入高发期儿科医生支招科学防治
本报讯(记者 徐文静)受季节与气温变化影响,近期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记者从杭州市一医院桐庐医院了解到,该院儿科门诊就诊人数有所增加,其中流感检测阳性率上升,不少患儿出现急性高热症状。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与流感?家长又该如何科学应对?针对这些家长关切的问题,该院儿科主任方玉红作出了专业解答。
“普通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以打喷嚏、鼻塞、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病程相对较短。”方玉红介绍,而流感特指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典型症状为急性高热,体温常迅速升至39至40摄氏度,持续时间3至5天,并常伴有肌肉酸痛、乏力等较重的全身症状,“当前流行的病毒以甲型H3N2为主。”
针对这两种疾病,家长应如何应对?方玉红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是关键。“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突发高烧,建议家长第一时间进行流感病原学检测。”她表示,一旦确诊流感,务必把握住发病后的“48小时黄金窗口期”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重症发生风险。“目前主流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起到阻断病毒复制或降低病毒释放的作用。”
方玉红指出,奥司他韦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作为预防用药,适用于有流感患者明确密切接触史的儿童。但她同时提醒,若孩子体质较差,或患有哮喘等基础疾病,容易反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容忽视。
“需要明确的是,流感本身并不可怕,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其可能引发的各类并发症,如肺炎、高热惊厥、爆发性心肌炎等。”方玉红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当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尤其对预防重症作用显著。“疫苗一般在接种两周后产生保护效力。若儿童已经感染流感,则需等待痊愈后再行接种。”
此外,医生建议家长应从日常细节入手,多管齐下守护儿童健康: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家中应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教育儿童注意个人卫生,在必要场合做好口鼻等呼吸道防护,共同构建坚实的健康屏障。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