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5年11月17日

分水派出所跨国联动成功追回被骗资金10万余元

阅读量:122 本文字数:857

本报讯(通讯员 方千 记者 徐文静)近日,一面从意大利定制、由国内母亲代送的锦旗,送至县公安局分水派出所。锦旗背后,是一段警方横跨亚欧大陆、历时近一年的“追款”故事。

“我的钱被骗走了!”时间回溯至2024年6月,分水派出所内,从意大利专程回国的刘某(化名)焦急地向民警求助。她遭遇了典型的“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但因所使用的银行卡均在国内开办,境外无法直接受理,她只能选择回国报案。

案情紧急,分水派出所反诈工作室立即启动紧急止付程序。然而,此时大部分被骗资金已被犯罪分子迅速转移。经核查,发现有一笔高达10.6万元的款项,正滞留于一个远在德国的银行账户中,开户人是一位在当地留学的中国学生。

钱款在德国,受害人在意大利,案件管辖在中国。这道横跨三国的难题该如何破解?

负责此案的反诈队员郎钟跃接下了这个“跨国任务”:直接联系身在德国的留学生?可能因信息不对称引发误解甚至抵触;通过官方渠道层层沟通?程序复杂、时间漫长,资金随时可能被再次转移;反复权衡下,唯一的突破口锁定在找到这位留学生在国内的家人。

“您好,我们是分水派出所民警。您孩子在国外使用的银行账户,可能涉及一起跨国诈骗案,需要您的协助……”电话这头,郎钟跃凭借极大的耐心、专业的法律解释和清晰的事件陈述,逐步消除了学生母亲的疑虑。一次、两次、三次……在持续的越洋电话沟通中,他不仅阐明法理,更注重情感沟通,设身处地分析利害关系。

郎钟跃的执着与负责最终打动了留学生的家人。他们主动联系远在德国的孩子,说明了情况。通情达理的留学生了解原委后,郑重承诺:一旦假期回国,将立刻配合警方处理此事。

这场等待跨越了近一年。期间,分水派出所反诈工作室从未放弃跟进,始终与双方保持必要沟通。直至今年10月,承诺如期兑现——这位留学生利用回国时机,在民警的远程指导下,顺利办结所有相关手续。最终,10万余元人民币被成功原路返还至已回到意大利的刘某手中。

故事的圆满结局,化作了这面穿越山海的锦旗。由于刘某无法亲自前来,她的母亲作为“全权代表”,将这份源自欧洲、承载着无比感激的谢意,郑重送到了分水派出所民警手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