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通社区民主协商共筑“安居”防线
本报讯(通讯员 顾忆雯 记者 金轶润)近日,随着最后一笔维修余款的退回,困扰圆通社区公园山路11幢居民近两个月的安全隐患,在社区牵头、居民共同参与下,通过民主协商与党群协作成功化解。
8月20日清晨,公园山路11幢的屋檐部分突然脱落,碎料散落一地,后续还存在高空坠物的安全隐患,但这幢老楼缺少物业维修基金怎么办?
事发后,圆通社区立刻张贴安全提示并组织排查。之后,社区召集该幢楼的21户业主召开专项协商会。会议伊始,现场气氛有点紧张,“这应该社区或政府出钱修吧?”“我为什么要为公共部分掏钱?”……部分业主表达了质疑和反对。
针对这一情况,社区提前引入的“一师一警两员”基层治理力量发挥了关键作用。法律援助律师结合《民法典》,明确阐释了业主对建筑物共有部分的维修义务;社区民警则引用真实案例,阐明高空坠物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倾听,逐一记录居民对修补方案的个性化建议。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解释沟通,最终促成15户到会业主同意集资维修。
尽管协商达成一致,但在资金筹集阶段,仍有部分业主持观望态度,收款工作一度停滞,“会上我同意了,但真要出钱,我还是想再看看。”
为此,社区组织党员、楼道长和热心业主代表组成“临时攻坚小组”,通过多次上门走访和电话沟通,不厌其烦地讲解维修方案、分析利弊、解答疑惑。
“师傅,万一再发生脱落事件,物品砸到人,我们每一户都要承担连带责任,那可不是几百块钱能解决的。”“阿姨,统一修好之后,未来几年都能安心。”在多方努力下,最终21户业主全部参与了维修集资,共筹集维修款8925元。
从召集业主、召开协商会议,到委托施工单位勘察报价、公示方案与费用,再到完成收款,整个过程历时两个月。修补工程于10月23日正式启动。施工期间,居民和周边商户积极配合,保障了工程顺利推进。社区还额外申请应急修缮资金,为修缮部位加做防水层,以提升长期效果。工程验收合格后,剩余款项全部退回各业主账户。
“从担心到放心,再到舒心!整个过程我们都看在眼里,社区组织得好,大家心也齐,现在我们出门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谈及此次修缮,业主们纷纷点赞。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