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1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11月11日

充电车位频遭占位,“有桩难充”何时能解?

阅读量:156 本文字数:1147

本报讯(本报记者)近日,不少市民向县融媒体中心“大眼睛”栏目组反映,县城多个停车场内的充电车位频繁被燃油机动车占据,或被新能源机动车“占而不充”,导致真正有充电需求的车主陷入“有桩难充”的尴尬境地。对此,记者对县城部分停车场进行了实地探访。

11月7日11时左右,城南街道迎春智谷停车场充电站内已非常忙碌。该充电站共有32个充电车位,现场虽有多辆新能源车正在补能,但记者清点发现,其中7个车位被燃油车占位停车。“每次来充电都能碰到油车占桩,有时候找遍整个充电站,能用的车位没几个。”市民徐兰说,自己就住在附近,每周需为车辆充电两三次,发现这里车位被占已成为常态。

专职网约车司机刘师傅对此深有感触。“我们一天要充两三次电,可好几次跑过来都遇到油车占位的情况,真正要充却排不上队。”刘师傅提到,11时至13时平峰电价时段的问题尤为突出,“这段时间电价低,充电需求本就集中,再加上车位被占,供需矛盾就很明显了。”

“霸位”现象并不仅限于燃油车。在位于金堂山路的一处停车场内,新能源车主王先生就遇到了充电车位全被新能源车占用、但没有一辆启动充电程序的情况。“充电高峰时,这种‘占而不充’的情况更气人,本来桩就不够用,还被这样浪费资源。”

明明周边有空余普通车位,为何充电车位却老被占?记者走访观察到,现场有部分车主为图便利,无视“充电车位”提示,随意停放车辆。“很多人没有充电车位的意识,觉得哪里方便停哪里,根本不考虑是否影响他人充电。”市民钟先生说。

事实上,我县一直在扩面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据县住建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县已牵头备案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160余个,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1700余个,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城乡半小时充电圈”已初步成型。但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保有率持续增长,受停车位总量有限、部分区域充电桩布局不均等因素影响,充电资源的供需平衡仍面临挑战,而“车位被占”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这方面的矛盾。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咨询了县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目前我县充电车位的管理主体较为多元,主要由充电桩运营商、停车场产权单位负责日常维护,部分充电站已探索采取针对性措施:比如推行“超时占用收费机制”,充电完成后超时停放将按小时收取费用;安装智能道闸和视频监控设备,只有新能源车扫码后才能进入充电区域,从智能化管理层面杜绝燃油车占位。“接下来,我们会督促更多运营商和停车场管理方,推广这些有效的管理方式,同时加强对违规占位行为的劝导。”

破解“有桩难充”困局,技术手段是保障,但车主的文明意识更为关键。充电车位的专属属性,需要每一位交通参与者共同守护。对此,县相关部门呼吁广大车主:自觉遵守公共资源使用规则,油车不占用充电车位,新能源车主充电完成后及时驶离,让充电车位真正服务于有需要的人,共同维护文明出行的良好环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