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融杭接廊
								
2025年10月31日
							机器助人 机器代人
杭州海关压缩通关时长 为企业降本增效
                                            											阅读量:591
																																	本文字数:624
																																											
									“这是栎木,相似度100%。”海关查验平台上,杭州海关所属嘉兴海关关员李冬怡正在使用手里的“鉴木”智能识别装备对进境原木进行材种鉴别,通过打磨、拍照、上传图像三步操作,即完成了木材材种的现场初筛识别,整个过程只需要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
以往在查验现场想要识别进境木材的材种,一般是由现场关员寻找进口木材的树皮、截面等特征部位进行观察,同时结合自己的经验来作出初步判断。如果遇到不常见的树种,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就会下降。这时通常就需要将原木整段进行切割取样,送到实验室进行鉴别,费时费力,鉴别时间往往需要10天以上。如果遇到查验排队的情况,很可能带来滞箱费用。
“现在我们借助‘鉴木’智能识别装备,通过对木材横切面实施打磨抛光、对焦拍摄、图像上传这三步操作,就可以快速完成木材材种的现场初筛识别。”李冬怡说,“现在还能通过识别装备内置的专家在线支持功能,与鉴别专家进行即时连线,开展远程联合鉴定识别,大幅提高了木材材种的鉴别效能。”
从“人眼”到“智眼”,这是“智慧海关”建设带来的变化,压缩下来的通关时长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效益。通过给一线执法科室配备气体残留检测仪、蛀虫声测仪、放射性检测仪、手持式核素识别仪、两用物项识别仪等智慧监管设备,杭州海关不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致力于优化通关流程,提升监管效能。
未来,查验关员将通过智能平板远程操控机器狗,摄像头同步传输实时画面,智能识别系统自动标注检疫风险点,逐步让查验关员告别高危作业,用科技精准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浙ICP备09006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