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10月27日

赴一场生态之约

越冬候鸟蹁跹而至分水天溪湖

阅读量:125 本文字数:797

本报讯(记者 代瑞钰/文 黄强/摄)秋日的天溪湖,微风轻拂,水面泛起粼粼波光。50余只斑嘴鸭悠然划过湖面,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振翅嬉戏,摇摇晃晃的身影宛如灵动的小精灵。这片位于分水镇的湖泊,正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首批越冬候鸟,已如期而至。

斑嘴鸭的驻足绝非偶然。作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它们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有着严苛要求,选择天溪湖越冬,是对这片水域生态环境最直接的“投票”。“这里环境好,水质清澈,鸟也特别多。”市民许亦名说。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白骨顶、中华秋沙鸭等更多候鸟还将陆续飞抵,在这片水天相接的天然舞台上翩翩起舞,履行这场跨越千里的越冬之约。

为何候鸟偏爱天溪湖?答案就藏在每一处细节中。

最直观的,是公众对这片水域的自觉守护。“大家都主动维护这里的环境,这是最难得的。”市民郭德来深有感慨。如今在天溪湖畔,游客会随身带走自己的垃圾,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也时常穿梭在岸边,与居民、游客一道,共同守护这片澄澈的净水。

公众的自觉之外,更有系统性治理为生态保驾护航。分水镇针对性推进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等工程,成功保障分水江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不仅如此,当地还设置了多个观鸟点,既满足科研监测的需求,也为公众提供安全文明的观鸟条件。

治理的视野还跨越了行政边界,形成了更广泛的生态保护合力。我县主动与上游临安区潜川镇沟通协作,签订流域共治协议,强化源头协同治理。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吸引的候鸟自然会越来越多。”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徐颂明介绍,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候鸟在桐庐越冬的关键期,“我们会持续加强野生动物的监测与救护工作,为野生动物构建起更严密的保护网络。”

目前,我县境内共分布有254种鸟类,其中包括白颈长尾雉、灰胸竹鸡等6种中国特有鸟类。在已分布的鸟类中,有45种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物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包括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等4种珍稀物种。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