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5年10月21日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进入流行期

医生提醒:勤洗手是重要预防手段

阅读量:237 本文字数:667

本报讯(记者 郑靖雯)“孩子在幼儿园晨检时发现嘴里长了疱疹,还有点低烧……”日前,在市一医院桐庐医院儿科门诊,家长陈女士正向医生描述孩子的症状。儿科主任方玉红诊断后表示,这是典型的手足口病。

“开学后,孩子们重返校园,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又进入流行期。”方玉红介绍,这两种都是儿童常见传染病,其中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口腔内部可见溃疡,多伴有发热;疱疹性咽峡炎则以突发高热和咽部灰白色疱疹为主,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患儿常因咽痛拒食。

她解释,引发这两种疾病的病毒生存能力强,传播途径多,在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处,很容易出现“一人患病,多人感染”的情况。具体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所有传染病中,预防都是第一道防线。”方玉红强调,家长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同时尽量少带孩子去儿童密集且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以降低感染风险。此外,勤洗手是最核心的预防手段,帮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洗手的好习惯,能有效切断接触传播途径。

那么,孩子患病后该如何应对?方玉红表示,随着EV71疫苗的普及接种,由该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已大幅减少,多数患儿症状较轻,家长无需过度恐慌。对于轻症患儿,早期可能出现发烧、精神稍差的情况,可在体温较高时做好退烧的对症处理,并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水分。

不过,她提醒家长需警惕重症信号。若孩子出现精神萎靡、持续嗜睡、频繁惊跳,或发烧超过3天不退等情况,就要格外注意。尽管这两种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但仍有并发脑炎、肺炎等重症的可能,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务必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