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的事发动群众一起干”
拱墅区探索“两支部一社团”助力基层治理长效机制有实效
“以前要爬楼梯,年纪大了吃不消,现在有了电梯,没事就爱下楼走走,人都开朗了。”家住拱墅区大关街道的杨阿姨,对近来小区楼梯房到电梯房的转变夸赞不已。
大关街道是杭城老旧小区聚集地,居民对老房加梯需求较高。这些年,在群众性社团组织——“老马加梯帮帮团”团长马建生的“牵线”下,街道有效链接起加梯企业、职能部门、社区等力量,在政策解读、民意征集、项目建设等方面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并与社区加梯专干、网格员等一起,就“加梯自由”的各项事宜,收集业主诉求,调和邻里矛盾,收获了不少居民好评。
“群众的事发动群众一起干”,这样的服务模式辐射至整个大关区域,已形成东西南中四大分团,“以点、带幢、连片”地集中处置业主有关加梯的系列难题。截至目前,大关街道已累计加梯134台,其中南六苑项目获评杭州市“最美加梯项目”。
近年来,拱墅区深化党建引领群众工作方法,健全完善“一核多堡”组织体系和“一核多元”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两支部一社团”建设,614个小区党组织、1757个楼道党支部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在一线延伸,2000余个围绕趣缘、业缘、志缘、地缘等要素展开的群众性社团在小区遍地开花。同时,借助“小区服务日”“百个社团进小区、平安护航进万家”等工作载体,让群众性社团从基层治理“旁观者”转为“亲历者”,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国首个楼道党支部诞生地——长庆街道王马社区也是“试验田”之一。目前,王马社区在24个楼道党支部推行“一楼道一实事”项目,由楼道党支部认领便民服务、结对帮扶、社区治理等民生实事项目,形成“支部领题、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努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已有10个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惠及居民2000余户,也让楼道党支部真正成为居民身边的“主心骨”。
此外,社团也为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搭建了桥梁。今年高考期间,文晖街道“骑士汇”成员集体变身“护考侠”,为学子赴考温暖护航。东新街道雷利出行党支部也投入30辆志愿服务专车,为拱墅区9个高考考点提供应急服务保障。
美团骑手流动党支部书记、“骑士汇”负责人鲁祺说:“这是我们参与公益事业的第三年,加入了‘骑士汇’,我们既是外卖员,又是助老送餐员、平安巡查员、先锋宣讲员,大家找到了工作之外的归属感。”
下一步,拱墅区将进一步健全“两支部一社团”助力基层治理的长效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推动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形成良性互动,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拱墅样本”。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