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版:要闻

2025年10月11日
我县晚稻开镰收割
阅读量:369
本文字数:561
本报讯(记者 金轶润/文 单佳铭/摄)金秋十月,稻浪翻滚。在位于瑶琳镇的桐庐杨家粮油专业合作社,三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稻田里往复穿梭,拉开了晚稻收割的序幕。
收割机驶过,成排的水稻被齐根切断,稻穗迅速卷入机器内部脱粒。金黄的稻谷通过输送管道“哗哗”倾泻进一旁的运输车,而切断的秸秆则被留在田地里。
“10月7日开始收割,如果天气晴好,预计本月底3000亩晚稻就能全部收完。”合作社负责人魏小芬介绍,从收割情况看,今年亩产预计超过去年,平均至少可达1200斤,较去年有所提升,“今年风调雨顺,水稻长势好,产量自然也上去了。”
已经完成收割的田块里,一台新型农机正在卖力作业,将散落的秸秆吸入“腹中”,几分钟后就“吐”出一个被紧密压实、形如圆柱体的秸秆捆。随着机器不断作业,原本散乱铺陈的秸秆都变为一个个秸秆捆。
“这台秸秆打捆机是去年投入使用的,主要实现秸秆离田综合利用。”魏小芬向记者介绍,“以前秸秆通常用旋耕机直接打碎还田。但随着秸秆量的增加,全部还田反而会影响接下来的小麦、油菜种植。现在通过打捆机收集秸秆,直接运到附近的农作物秸秆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服务中心进行处理,既解决了田间处理的难题,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据了解,晚稻收割完成后,合作社将紧锣密鼓地开展土地整理,随即抢抓农时播种油菜,实现“稻油”轮作的高效模式,持续助力粮食增产。
◎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浙ICP备09006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