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5年07月16日

无声世界里的温暖守护

阅读量:387 本文字数:691

本报讯(记者 姚思雯)在钟山乡陇西村,说起陆云芸,村民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位听力二级残疾的农村妇女,十年如一日帮助一位失去视力、听力和语言能力的邻居。陆云芸自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却用自己的默默付出为另一个更加封闭的生命打开了希望之窗。

2016年夏天,陆云芸发现新搬来的邻居周阿根正吃着发霉的饭菜。这位先天失明、失语且失聪的老人,仅靠一根竹棍探路、一双手识人,独自生活在黑暗寂静的世界里。看着老人灶台上仅有的油盐,陆云芸当即拎来自家种的蔬菜以及厨房调味品,这一帮就是十年。

平日里,陆云芸靠缝帽子补贴家用。劳作间隙,陆云芸就会为周阿根送去热菜热饭。梅干菜烧肉是她最常做的——“耐放,他能多吃几顿。”而周阿根也会用修板凳、拆线头等手艺回报这份善意。

有一次,陆云芸发现周阿根的头发已长至脖颈,又不方便外出修剪,于是她在杭州市残联公众号留言求助,很快就有志愿者上门服务。县盲人协会主席顾涌泉也闻讯前来,发现这位老人竟能用嗅觉辨人、凭触觉绑出精良扫帚,不禁感慨:“周阿根老人的好手艺,离不开村民的热心帮助啊。”

在照顾周阿根之余,陆云芸还关心着村里的发展。发现孩子们乘坐三轮车上学存在安全隐患,她多方反映最终促成校车开通;她的家是村里老人最爱的去处,在这里大家围坐一起做手工、话家常,成了温暖的“邻里驿站”。今年“三八”妇女节,县残联特意在她家举办活动,县聋协主席叶军将鲜花递给这位“无声天使”:“她让我们看见,善良是最动人的语言。”

如今,陆云芸仍守着缝纫机“哒哒”作响的平淡生活。有人问她这么多年坚持的理由,她指指耳朵,在纸上写下:“虽然听不见感谢,但看得见笑容。”这笑容,正在这个小山村里静静绽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