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5年07月15日

黄宝生:让荒山结出“共富果”的田园追梦人

阅读量:202 本文字数:741

本报讯(记者 姚思雯)近日,走进富春江镇渡济村的珍宝农庄,放眼四周,郁郁葱葱的杨梅树长势喜人。谁能想到,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被山火灼烧的荒山,如今却成了四季飘香的“花果山”。而这一切的改变,源于一位党员——黄宝生的坚持不懈。

2000年的春天,时任渡济村党支部书记的黄宝生站在大火后的畚箕山前,作出了人生重要抉择,毅然扛起了复绿的重担。“不能让乡亲们守着荒山过苦日子。”他自掏腰包,带领村民开荒种树,在焦土上栽下第一批翠竹和果苗。经过多年努力,曾经的焦土逐渐焕发生机,现已变成占地250余亩的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每年产出杨梅、樱桃等优质水果供不应求。

“农业需要匠人精神。”2008年转型专注果园种植后,黄宝生创立的珍宝农庄成为我县农业升级的“样板间”。记者在农场看到,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灌溉,钢架避雨大棚科技感十足……农庄不仅入选了杭州市农业标准化典型示范项目,更创造了“绿色食品”认证等多项行业标杆。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土专家”毫无保留地将核心技术分享给乡亲。他总结出一套适合桐庐的“精品果园钢架大棚避雨设施技术”,已推广至3000余亩果园,带动15户种植户年均增收80万元。每年春秋两季,他的杨梅园都变身“田间课堂”,累计培训400余名新型农民。

走在农场里,工人们亲切地称黄宝生为“共富班长”。这个“班组”不仅解决了10余个就业岗位,还让每位务工村民年增收超2万元。逢年过节,村里老人总会收到“宝生牌”爱心水果;县红十字会的捐赠名录上,也经常可见他的名字。

如今,黄宝生又有了新目标——建设智慧农业云平台,让果园管理更精准高效。“农业要发展,必须跟上时代。”他说,未来不仅要种出更好的果子,还要带动更多乡亲走上科技兴农的致富路。

从荒山改造到生态农业,从技术推广到公益助农,黄宝生用20多年的坚守证明:绿水青山,真的能变成金山银山。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