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姚母申屠氏墓志铭看伟大的母爱
申屠梅祥
在历史的长河中,桐庐这座古老的县城承载着千八百年的文化积淀,而姚母申屠氏墓志铭的重现,无疑是为其璀璨的文化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是一份珍贵的文物重现于世,更是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动人故事再次被唤醒。
时光回溯到2006年,荻浦申屠氏续修宗谱时,桐庐县委宣传部吴宏伟拓制的拓片,让姚母申屠氏墓志铭石碑初现端倪。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这方珍贵的墓志铭石碑却下落不明,几经辗转,险些落入外地文物贩子之手。我自从发现拓片时就一直在搜寻该墓志铭。近2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2025春节前在吴宏伟和一批关心历史文物的公益人士的帮助下见到了真容。姚母申屠氏的墓志铭得以重回人们的视野,成为桐庐建县1800周年一份厚重的文化厚礼。
姚母申屠氏,讳妙玉,她的命运从一开始便充满了坎坷。出生仅三个月,父母便先后离世,这是怎样的人间悲剧。然而,幸运的是,爷爷出资,由伯母将她抚养长大。她的爷爷,那位在明朝洪武年间被朱元璋派往河南绘制鱼鳞图的钦差,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使得家庭文化氛围浓郁,申屠妙玉也在这样的环境中浸润,拥有了较深的文化底蕴。
在古代,女性的名字在宗谱中往往被忽略,然而,荻浦申屠氏宗谱在清宣统年以前,申屠妙玉的名字却赫然在列,成为唯一被记载的女性。这不仅是因为她自身的不凡,更是家族对她的敬重。而家族为激励后人,定下了凡申屠氏女儿出嫁必须去保庆堂踩一下她穿过的大鞋,名曰“踏脚跡”的规矩,期望后世能培养出如姚夔般杰出的人才。这一独特的传统,饱含着家族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也见证了申屠妙玉在家族中的崇高地位。
说起姚夔,这位字大章,号损庵,来自坊郭(今桐庐)的人物,乃是明成化年间的礼吏两部尚书,是桐庐籍人士中官阶最高的官员。他从政辅国三十余年,其功绩卓著,深受朝野百官的敬重,更备受当朝皇帝的倚重,谥号“文敏”。他的一生,无疑是辉煌而令人敬仰的。
然而,姚夔的成功绝非偶然,其背后离不开母亲申屠氏的呕心沥血与悉心培养。申屠氏来自桐庐旺族荻浦村,十五岁时嫁与姚惟善,从此开启了她相夫教子的人生篇章。她贤惠能干,操持家务井井有条,侍奉公婆尽心尽力。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她与丈夫相濡以沫,共同为家庭的幸福努力。
然而,命运的波折在她三十六岁时降临,丈夫的离世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但申屠氏没有被命运打倒,她以无比的坚韧和毅力独自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任劳任怨,白天耕田织布,夜晚操持家务,只为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对待子女,她更是严格教导,寄予厚望。她深知,只有孩子们有所成就,家庭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走向繁荣。
从姚母申屠氏的墓志铭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她辛勤劳作的身影,听到她对子女的谆谆教诲。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饱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和期望。她的品格,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子女前行的道路;她的母爱,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子女的心灵。
姚母申屠氏的伟大母爱,不仅是申屠氏家族的骄傲,也是桐庐的骄傲,更是天下所有母亲的典范。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母爱。她的故事,将永远流传在桐庐的大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如今,姚母申屠氏的墓志铭已得到妥善保管,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见证了母爱的伟大力量。它让我们铭记那段过去的岁月,让我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让我们怀着对姚母申屠氏的敬意,传承这份伟大的母爱精神,为桐庐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姚母申屠氏的故事将永远被传唱,成为桐庐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