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塘江开渔首日 浙江首支国有专业捕捞队破浪启航
本报讯(记者 吴筱莎 倪望 文/摄)7月1日零时,为期四个月的钱塘江禁渔期正式结束!富春江畔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全省首支持证上岗的国有专业捕捞队开启首次作业。
凌晨2点半,首批4艘渔船缓缓下水。“80后”队员陈斌驾船来到熟悉的窄溪段水域,熟练地下好五张渔网。“我家在江南镇窄溪村,原来村里有支渔业队,小时候每天放学就去江边抓鱼,我可是在江边长大的。”
凌晨3点多,陈斌怀着激动的心情缓缓收起渔网。下网、收网,看似简单重复的动作,却因每次收网时的未知而充满惊喜,就像开“盲盒”一般,令人期待。
当晨曦初露,满载着“开渔第一捕”喜悦的渔船陆续驶回码头。船舱里,包头鱼个大体肥,鲈鱼活蹦乱跳,还有鲜活的河虾、鳊鱼、江鳗等江鲜,映着晨光银鳞闪烁。陈斌向记者展示鱼舱:“差不多捕了两百多斤,有鳊鱼、鲈鱼、刀鱼、鲢鱼,收获满满。”
这支国有专业捕捞队,诞生于我县今年五月初的一次创新尝试。面对传统渔业萎缩、专业渔民流失的困境,县文旅集团下属的杭州桐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出招募令,最终20名经验丰富的捕鱼好手脱颖而出。他们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加盟,共同运营浙江省首个渔船国有化捕捞试点项目。
“我们提供渔船,渔民以技术入股。”杭州桐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斌道出共赢模式。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农机渔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潘望书揭示了此次改革背后的紧迫原因:“自2013年停发捕捞证后,渔船数量从130艘锐减至61艘,十年后可能不足十艘。这次改革不仅是为了传承渔技,更是为了实现协同监管,打响品牌!”
随着禁渔期结束,东门渔市也在当天开启试营业。渔市内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江鲜的独特气息。这里有国有捕捞队的“桐江鲜”首个专属销售窗口。队员杨春在专属摊位前忙得不可开交:“从培训考试到销售,部门提供‘一条龙’服务,我们只要专心捕鱼就行。”市民李航在摊位前购买了“六月黄”和白鲈鱼,他说:“妻子最爱这口江鲜,开渔第一天的江鲜值得起个大早来抢购。”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