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出“桐”款好“丰”景——“多田套合”的桐庐实践
六月夏色渐浓,富春江镇俞赵村连片的千亩高标准农田内,新播的稻种正在沃土中孕育生机。整齐划一的田块间,农技人员沿着田埂巡查,仔细观察秧苗的长势。
“以前这块地种的都是树苗,频繁的移栽运输,把土地都折腾坏了。”俞赵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严勇樑指着眼前的农田介绍道,“现在通过集中整治,农田都连成了一片,不仅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还建起了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正在开展大规模的水稻制种。”
这一喜人的变化得益于我县推进的“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垦造耕地等“多田套合”措施,有效推动农田设施完善、耕地质量提标、耕种效率提档。
据了解,俞赵村通过土地整合平整、完善灌溉与排水工程、更新田间道路等措施,“多田套合”面积由811.25亩增至1761.92亩,“多田套合”率由85%增至184%,套合率提升99%,变小田为大田、散田为整田、薄田为良田。
为了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我县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施了“升级保护”——将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外质量优良、集中连片的耕地,优先纳入储备区实行重点管护,让优质农田获得“双重保障”。同时,按照“先补后调、优进劣出”原则,将高山偏远、零散难耕的地块调出,优先补充优质连片的潜力地块,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再提升。
“我们村的耕地质量好,地势平坦又紧挨着农保田,路渠配套齐全,这次有352亩的连片优质耕地顺利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瑶琳镇姚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沈华明高兴地说。
“经过‘多田套合’整治后,我县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将由1.33万余片提升至791片,平均连片面积将由11亩提升至199亩,实现了农田布局的优化升级。”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资源保护科负责人表示。这场“多田套合”的桐庐实践,正将昔日零散的“补丁田”连成沃野千顷,为桐庐现代农业发展铺就平坦而开阔的快车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