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浅予《富春人物画谱》连载
(三十九)
山民豪气冲霄汉(叶浅予)
台风暴雨起山洪书法(叶浅予)
战天斗地建设家园
这是一幅反映桐庐农村村民洪灾之后抗洪抢险的“浅予速写”。
画面由山峦、村庄、溪流、堤岸和劳作的村民构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画上并无文字,叶浅予另配一首诗:
台风暴雨起山洪,
桥断路塌沟不通。
山民豪气冲霄汉,
斗天斗地树新风。
桐庐因为“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貌,古往今来,洪水、山洪极易成灾。1969年7月5日曾经发生特大洪灾,当时的桐庐县印渚公社南堡大队被洪灾冲毁,只剩半个灶头一棵苦楝树。但南堡人民抗洪救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形成享誉全国的“南堡精神”。此后依然灾情不断。此幅“浅予速写”即反映20世纪80年代后期桐庐乡村抗洪救灾的场景。
关于此图,叶浅予女儿叶明明女士曾记录:“对因天灾而遭毁的村庄也要亲临了解,看到人们在奋力改造被洪水冲坏的庄稼、田埂,他的笔头便神速地记录下这些动人的场面。”
1998年12月,桐庐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自2005年5月28日下闸蓄水以来,桐庐境内已杜绝了特大较大洪灾的发生。
(四十)
乡村小店手脚忙(叶浅予)
此画很有意思。画的是乡村小店内外场景,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气息。
小店售货窗台上方写着“烟酒糖果油盐酱醋”一行字。一个小孩,正在店堂前“打酱油”,店内营业员在认真售货,另有两人增添了画面的活力。除画上四个人物外,画面中细节描写也颇为成功,如瓦顶树枝,斑驳墙砖,木盆酒坛和三只鸡儿,尤其左下角飞奔而来抢食的那只鸡,画得特别逼真。在百幅画谱中,这件作品尽管也钤印“浅予速写”,却应该是较为丰富精细的画作之一。
此画题款曰:“乡村小店手脚忙,螺蛳壳里做道场。”后一句是俗语,喻指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作品表达了叶老对乡村小店五脏俱全的肯定和方便服务村民的赞许。
而如今,桐庐的乡村小店多了文艺气息与悠闲气质,成了无数游客的打卡地。
(四十一)
宾馆开业迎宾客(叶浅予)
金银首饰 国家专卖(叶浅予)
20世纪80年代,宾馆开业也算是稀罕事,这幅“浅予速写”(《宾馆开业迎宾客》),描绘的便是当年桐庐县城宾馆开业的场景。作品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从传统旅社到新式宾馆的变化,说明经济社会有了初步的发展。
“宾馆开业迎宾客,服务人员各归各。”画上有总台办理入住手续的服务员和刚刚办完入住手续的男女宾客及扛提货物上楼的旅客(显然无电梯);有送餐的服务员和桌旁就餐的顾客。
如此宾馆,在20世纪80年代已属气派,当然与如今不可同日而语。
此画面运用了左右上下结构的构图形式。
这幅“浅予速写”(《金银首饰 国家专卖》),同样反映桐庐县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新变化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品以小见大,通过“人民银行金银首饰专柜”,反映主题。前来买金银首饰的女子围在金银首饰专柜旁,正在听取银行职员的介绍。门外还有两人拾级而上往里赶。
专柜旁一个“无痛穿耳”的“代售金银玉石耳环”摊点,也反映了那个年代的新事物新探索。故叶老题上四言打油诗:
金银首饰,
国家专卖;
无痛穿耳,
个体捎带。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银行那时还承担商业银行的职责。据介绍,“1983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具体规定了人民银行的10项职责。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同时新设中国工商银行,人民银行过去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由中国工商银行专业经营;人民银行分支行的业务实行垂直领导;设立中国人民银行理事会,作为协调决策机构;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和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制度,初步确定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
此画与前一幅“宾馆开业迎宾客”在构图上思路相同。
(四十二)
中西医结合方便病号(叶浅予)
此画是桐庐中医院即景图。
画面颇为丰富,有护士在打针,有医生在接诊;有病人在排队配药,有病患在等候透视。“中西结合,方便病号”的题语,表达叶老对桐庐中医院的赞许。
我们知道,桐庐是华夏中药鼻祖桐君故里,桐君山乃药祖圣地。药祖文化是桐庐文化的根和魂。桐庐堪称我国中医药文化发源地。桐庐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在桐庐,也向有传统。“桐君传统中医药文化”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桐庐中医院位于县城江北老城区。医院创建于1953年,前身是桐庐县城关镇中医联合诊所,1981年正式命名为桐庐县中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各科齐全,门诊住院配套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为桐庐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四十三)
菱角板栗土产尖(叶浅予)
苹果香蕉外来鲜,
菱角板栗土产尖。
此图描绘的是水果土特产摊贩的场景。苹果香蕉摊,出售的当然是外来水果。而菱角板栗等,是桐庐本地土特产,旁边还画有一角,说明是一处水果土特产市场。两位摊主,卖水果的正在耐心等待顾客。而土特产摊主正在用杆秤称货物,尽管未画顾客,却让人感觉到已做成一笔生意。
画上题诗是叶浅予“一九八七年秋返桐庐,欣逢开国大庆三十八周年,男女倾市,口占四绝”一首诗中的两句(“苹果”“香蕉”顺序不同)。由此可见,叶浅予通过这幅“浅予速写”,反映家乡改革开放初期商品市场的兴起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文字、图片 董利荣《叶浅予〈富春人物画谱〉解读》 叶浅予艺术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