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浅予《富春人物画谱》连载
(三十五)
箫笛胡琴谱新声(叶浅予)
气球连串左手擎(叶浅予)
此画(《箫笛胡琴谱新声》)反映的是那时兴起的新职业:乐器商贩。
画面动静结合,站着的是一位笛子手,正在吹曲,脚旁筐子里全是笛子。而正在边走边拉的是二胡手,肩上还背着五六把二胡。
画上题诗一首:
大街小巷人轧人,
震耳锣鼓敲断魂。
箫笛胡琴谱新声,
乐器商贩别有情。
当年桐庐城乡各地凡有时节、庙会等活动期间,常常能见到这样的流动乐器商贩,他们靠一技之长谋此销售职业,值得称赞。
另外,此画也从侧面反映,乐器营销已经进入农村,说明农民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了。
不知何故,此画无印章。
(《气球连串左手擎》)这幅图与前一幅题材类似。同样未钤印。
画的是一位街头卖氢气球的小商贩。画面简洁,除人物发型外全由线条勾画而成。人物描画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尤其是氢气钢筒的线条,简约而逼真。画上诗曰:
气球连串左手擎,
右手提筒十来斤。
儿童欢叫穷追随,
十拿九稳生意经。
三四十年过去,如今逢年过节街头依然常见卖氢气球的商贩,因为它特别受到儿童的喜爱。现在的气球样式与颜色,显然比过去更丰富多彩。
时光流转,市井烟火从未改变。过去,叶浅予画中的商贩们用乐器和气球唤醒街头;如今,桐乐汇生活市集的创意摊主们用手作、美食与文创延续这份鲜活。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桐庐人对生活的热爱。
(三十六)
而今时兴猴戏人(叶浅予)
镇上新到马戏团(叶浅予)
此画也是那些年桐庐城乡节假日和庙会活动时常见的场景。
画面反映的是戏猴人的工作状态。当然这些戏猴人都是游走四方的外地人。为博人眼球,多得一点赏钱,戏猴人不惜转变角色,甘愿被猴戏耍。叶浅予用此画和一诗给予友善的讥讽:
新潮事事求革新,
猴儿打滚已失灵。
当年只知人戏猴,
而今时兴猴戏人。
画上无论人还是猴的形象,都生动有趣,足见“浅予速写”的功力。
如今戏猴这样的场景,在桐庐乃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绝迹。
这幅“浅予速写”(《镇上新到马戏团》)反映的又是20世纪80年代刚刚兴起的娱乐活动。
当时凡桐庐乡村举办庙会或时节期间,常常会有马戏团或小型演出团前来,择一方空地,支一座帐篷,便开始招揽观众。图上大帐篷外两名小丑模样打扮者在吹号敲鼓,目的就是为了招揽生意。画上题诗风趣幽默:
假装大肚喇叭鸣,
巧扮小丑卓别林。
镇上新到马戏团,
洋号洋鼓闹不停。
诗中卓别林是英国著名喜剧演员,扮演的滑稽形象家喻户晓,常常被模仿。
应该说马戏团及类似的演出团体,在当时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曾红极一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丰富,这类演出如今在桐庐也已几乎消失了。
(三十七)
结队进香(叶浅予)
此画反映的是一群老太太外出旅游、结队进香的场景。
画面上,一尊高大的弥勒佛像,端坐在莲花基座上。一队中老年妇女,身背挎包排队前行,打头的那位举着旗子做引导。
画上题有四言小诗,很有意思,表明她们结队进香并不完全是因为崇拜菩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有福自享”的老伴的“抗议”:
退休老汉,有福自享。
我朝名山,结队进香。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旅游业刚刚兴起,老年人结队进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推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叶浅予以此“浅予速写”,表现的是家乡出现的新事物。
此画可以说全由线条勾描而成,在群像画谱作品中, 较为罕见。
如今的桐庐旅游市场,将美景、美食、美宿等多种独特体验集成推动,这个春天,更是创新推出了“春游桐庐·时光正好”春季文旅品牌,通过“文化+生态+消费”多维联动,为广大游客“解锁”桐庐春季旅游新“图景”。
“上春山、赏春花、戏春水、行春路、品春鲜、逛春市、卧春居”七大主题场景N种玩法,等你来桐庐好好嬉!
(三十八)
孩子在家守大门(叶浅予)
一网一网又一网(叶浅予)
这是一幅那个年代典型的山区农家风情画。
家中条件简陋,一张小方桌,几只长条凳,简单的农具,但鸡鸭猫狗齐全,屋外猪圈里还有一头大肥猪及几头小猪。一个小女孩,坐在火桶上守家。落款文字为:“母亲下田看秧情,孩子在家守大门。”
作品表现了山区农民勤俭持家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反映了那时民风之淳朴和村庄之平安。
此画在落款处同样钤印为“浅予速写”。
这是一幅“回”字形构图的作品,尽管画面较满, 但由于人物和各类动物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人,门板桌凳和箩筒碗盖方圆相间,使画面满而不乱。
此画(《一网一网又一网》)描绘的是大水期间村民在江边港湾吊网网鱼的场景。
这幅“浅予速写”,几乎全由线条勾勒,远山近水,虚实相间。远近两张吊网与拉网人,同样虚实相宜。
画上除两枚印章外,并无文字。同样配诗一首:
一网一网又一网,
浑水捞鱼在港湾。
农家最乐洪水期,
江岸处处拉吊网。
桐庐境内有两条江——富春江和分水江,夏季常常发大水。“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水期间,富春江、分水江及大小溪流水满堤岸,江边溪旁的农家常常在水边拉吊网网鱼,以此改善伙食。
文字、图片 董利荣《叶浅予〈富春人物画谱〉解读》 叶浅予艺术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