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区“停车难”何以成为“老大难”?
本报讯(本报记者)随着天气转暖,出游车辆渐多,桐庐城区停车供需矛盾再度凸显。近日,不少市民向县融媒体中心“大眼睛”栏目组反映,迎春南路、春江路、大联路等城区路段存在停车难、乱停车问题,既妨碍交通出行,又影响城市形象。
停车难何以成为“老大难”?这个困扰市民多年的城市治理痛点有哪些症结亟待破解?带着市民关切,记者兵分多路对重点区域进行了深度调查走访。
下午3点,记者在大联路上看到,道路一侧划出的停车位上已经停得满满当当,而另一侧原本用来通行的路面同样也停了不少车辆,远远望去,几辆违停车自成一列,将原本的双向车道“挤压”成了单车道。
附近市民告诉记者,每逢小荧星幼儿园放学时段,这些违停车辆与家长的接送车很容易就会把该路段挤得“水泄不通”。
情况类似的还有一品江山小区外的滨江路。记者几次从滨江路经过,都能看到不少车辆违规停在靠江一侧的人行道上。
瑶琳路沿线商铺林立,车流人流量大,尽管路边划设了停车位,但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有些车主就会将车停在路口拐弯处或是其他空隙,给车辆行人正常通行带来不便。
车位供需不平衡,是停车难问题的根本原因。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路段的停车难题却是由部分车主恶意违停导致的。
在梧桐路迎春二弄,记者看到路边明明有划好的停车位,但一些车主偏偏把车停在划线车位外,当有车辆交汇时,司机需多次倒车调整才能勉强通过,通行效率大幅降低。
扎堆的违停车辆不仅让停车难上加难,更埋下了安全隐患。因车辆违停导致路面通行狭窄,小车与电动自行车剐蹭的事故已不是个例。记者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了解到,2024年以来我县因车辆违停引发交通事故1236起,其中立案调查事故10起。
除了城区的几条主干道外,记者发现不少小区周边道路违停现象同样普遍。在家景星城小区外,每天傍晚下班后,绿化带、人行道都会停得满满当当。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小区因规划建设较早,存在区间道路狭小不规则、停车配套设施缺乏等先天不足,停车难、停车乱现象尤为突出,解决停车难问题也成为小区居民的切实需求和期盼。
停车难问题是城市普遍存在的“成长的烦恼”。近年来,我县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截至今年2月底,全县机动车保有量为188000余辆。
当汽车驶入平常百姓家,与有限的城市空间产生碰撞时,如何将发展的“加速度”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是当下美丽桐庐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有关部门在规划停车空间时,既要着眼当下,解决好市民的“燃眉之急”,更要放眼未来,为城市生长规划“留白”。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