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3月28日

快递人的精神家园,回来了

阅读量:460 本文字数:1407

项目效果图

 

春日的桐庐,漫山新绿。在“中国民营快递第一乡”钟山乡,一个承载着无数快递人青春记忆的地方正在苏醒——歌舞中学即将在原址重现昔日容颜。

这座藏于深山里的乡村中学,正是“三通一达”创始人陈德军、聂腾云、张小娟、赖梅松以及赖建法、赖建昌、王志军、商学兵、邓德庚等一批快递业创业者就读过的母校。而今,她将以全新姿态成为快递文化展示窗口与快递人才培养摇篮。

从深山教室到“通达天下”

一所乡村中学缘何备受关注?答案就藏在原址原貌重建项目现场的一幅幅展板上。

泛黄的老照片里,青涩的面庞依稀可辨……3月26日,在歌舞中学原址原貌项目开工现场,耄耋之年的原歌舞中学校长许云龙轻轻抚摸着展板上的效果图喃喃自语:“太像了,和当年的场景一模一样,恍惚间仿佛还能听见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20世纪70年代,在这所黑板掉漆、课桌斑驳的乡村中学里,一批不甘平凡的少年埋下了创业的种子。“当年这里是连路都修不通的山村,这些年轻人没有像父辈一样守在家里,而是穷则思变,走出大山,奋力闯出了一条路来。”谈及从学校走出去的快递人,许云龙不禁感慨道。

回望过去30余年的发展历程,桐庐快递人走出大山,先后成立了申通、韵达、圆通、中通等快递公司。从当时的步行、骑车送件到现在的集装箱、飞机送货,到陆续上市、通达天下,蹚出了波澜壮阔的民营快递之路。如今,快递行业已上升为国家支柱产业,“三通一达”牢牢占据着全国快递行业超60%的市场份额。

为何要原址原貌重建歌舞中学?

当歌舞中学的学生们意气风发地书写着自己的灿烂人生时,他们的母校却在时光长河中渐渐褪色。2004年乡镇区划调整后,歌舞中学在撤并中沉寂,曾经的琅琅书声化作山间回响,往日的热闹校园归于宁静。斑驳的墙壁、长满青苔的台阶,仿佛在无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所中学承载了“三通一达”创始人的儿时记忆,更孕育了叱咤中国快递业的“桐庐帮”的商业传奇,在数十年的行业发展中逐渐积淀出“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他们的拼搏故事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铸就广大桐商“敢闯敢拼、永不言弃”的精神基因。

开工现场,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动情地说:“创业初期,困难重重,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市场竞争激烈,但母校培养的执着专注的坚韧精神让我们咬牙坚持。学校重建,不仅是对我们快递之路的深刻溯源,更是挖掘与传承桐庐精神的重要体现。”

作为桐庐快递精神的重要溯源地,歌舞中学是民营快递发展历程的生动缩影,承载着讲好快递故事的重要使命,更激励着后来者续写新的篇章。

不仅是传承,更是新生

歌舞中学原址原貌重建不是简单的建筑复原,而是要打造民营快递发展史的活态教科书。重建项目团队历时两年完成文化基因解码,通过三维测绘比对百张历史影像,走访30多位亲历者,精准构建了1970年代的校园场景。

重建的校园将原汁原味保留上世纪70年代的风貌,1:1复刻原教学楼与宿舍楼:6间教室里,铁皮铅笔盒碰撞的清脆声仿佛仍在回荡;8间宿舍中,高低铺上似乎还残留着少年们的体温;“记忆食堂”里,“背米蒸饭”的香气似乎从未散去。

歌舞中学原址原貌重建项目计划9月底完成主体建设,年底正式投用。建成后将由县文旅集团专业化运营,定位为“通达学院”基层研学基地,面向三大群体开展特色教育:为快递从业者打造精神溯源之旅,为党员干部设置创新创业实景课堂,为青少年开发劳动实践课程。

这座“重生”的校园,正在等待新一代追梦人的到来。在这里,每一块砖瓦都将诉说:梦想,永远值得坚守;精神,必将代代相传。

(记者 叶晶)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