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桐庐,出门就能实现“运动自由”
本报讯(记者 王珊婷)最近,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倡导全民参与,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目前,桐庐已构建起便捷高效的健身环境,专业体育场馆、桥下公园、百姓健身房等多样化的健身场所早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形成了覆盖广泛的“15分钟健身圈”。
跑步机、动感单车……在龙潭社区百姓健身房,各类专业健身器械一应俱全,居民在家门口便能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我基本上一周会来3至4次,来动一动,感觉整个人轻松了。”正在百姓健身房挥汗的市民陆垚宣表示,“家门口就有健身房,下楼就能实现‘运动自由’,锻炼变得方便许多,而且完全不用考虑天气,健身时间很灵活。”
龙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施雅琦介绍,百姓健身房于2023年8月份正式运营,以“普惠+公益”的运营模式吸引了周边居民。“我们社区百姓健身房由第三方公司进行运营,社区对其进行监管。”施雅琦说,在公益时间段内,居民可以来百姓健身房免费使用健身器材。此外,健身房还推出八段锦、塑形等普惠课程,进一步满足了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从社区健身房到桥下运动公园,从体育健身房到体育广场,桐庐已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全民健身网络,步行10分钟即达的运动空间与城市肌理深度融合,形成了“处处可健身”的新常态。
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也多点开花:凤川街道翙岗村、旧县街道鸿儒村等5个点位同步落地省级群众身边健身设施,与龙潭社区形成全域服务矩阵。
占地约1000平方米,集篮球场、乒乓球桌、健身器材于一体,凤川街道翙岗村多功能运动场地可容纳村民开展多元化文化健身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多功能运动场地前身是一处闲置空地,经过改造后,如今已成为乡村文化体育活动的中心。
2024年,我县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新增“环浙步道”50公里、嵌入式场地1.26万平方米、省级群众身边健身设施3处及市级体育健身广场、金角银边空间利用项目等23处。
如今,对于桐庐老百姓而言,“全民健身”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图景,早已融入城市生活脉络。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