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菜两收”模式促农增收
油蔬两用油菜苔抢鲜上市
2月25日,走进萧山农资公司油菜苔种植大棚,成片的油菜仿佛一块绿色的地毯铺展开来,工人们穿梭其间采摘油菜苔,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油菜苔是油菜植株生长过程中,主茎和分枝顶端带有花蕾的嫩茎叶部分。在以往的认知中,油菜的主要功能是出产油菜籽,然后榨成菜油。为了保障油菜籽的产量,农民往往对油菜苔做好保护措施,不予采摘。而近年来,随着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的推进,油菜苔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
“这片油菜田是我们实验室最新培育的油蔬两用油菜,去年10月中旬种下的,由萧山农资公司具体负责种植管护,今年2月初开始陆续采收油菜苔。”湘湖实验室生物种业研究院油菜种质创新与育种团队负责人张冬青研究员说,“在省农业农村厅‘三农九方’项目支持下,我们采用了育苗移栽、基肥足、苗肥促等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在油菜苔的品质改良与高效种植技术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张冬青介绍,与传统油菜相比,此次培育的油蔬两用油菜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是产量高、效益好。经现场测产,这片油菜田每亩种植密度8100株,平均每单株油菜的菜苔产量为219.25克,平均亩产达984.15公斤,且一次采苔后再收籽,基本不影响油菜籽的产量,可以为农户增加油菜苔收益,有效提升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
其二是,每年1-2月份的油菜苔生长无病虫害困扰,能达到绿色蔬菜的标准,加之油菜苔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无论是作为新鲜蔬菜直接食用,还是加工成霉干菜、腌菜等,都能极大地丰富市民的餐桌选择。
其三,利用冬闲田发展油菜苔生产,采用育苗移栽种植,一般可采菜苔3-4次,待翌年油菜苔采收完毕,油菜不再用于榨油,剩余部分即可作为绿肥还田,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萧山日报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