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1月21日

7大场站覆盖 109台充电桩上线

智能充电桩为绿色交通添动力

阅读量:342 本文字数:703

本报讯(记者 程佳园)“以前想买新能源车,就怕找桩难、充电慢,现在新增了这么多快充桩,再也不会‘充电焦虑’了。”一大早,市民申屠先生在上高速前特地前往附近的迎春智谷充电站给自己的爱车充电。

走进迎春智谷充电站,崭新的充电桩整齐排列,醒目的标识与清晰的操作指南一目了然。车主开车进入站内,为车子连上充电线、打开“畅桐易充”小程序即可进行充电。

该充电站内有32个充电终端,其中快充终端31个、液冷超充终端1个。其中的液冷超充终端,最大功率可达600KW,最快10分钟可充100度电。

“打开小程序,充电站具体位置、剩余车位、充电费用等一目了然,很方便。”市民陈女生告诉记者,她每次来这里都会选择快充,充电半小时就能续航几百公里,充电15分钟以上还能减免两小时的停车费,非常划算。

新能源充电站的建设,不仅为百姓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服务,更体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与温度。

“我们围绕市场主体、群众需求等多次调研,科学合理布局充电站的位置和数量,高效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桐庐畅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韩磊介绍,仅用时6个月,迎春智谷充电站、洋塘充电站、瑶琳仙境景区等7个充电站建设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共上线109台运营充电终端,覆盖景区、物流、国省道道路沿线等不同场景,可满足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

随着更多充电设施的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将进一步提升,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还将逐步推动城市交通格局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转变。

接下来,县交发集团将持续推进全县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智能便捷、快慢互济的城乡半小时充电圈。到2026年,计划建成场站130个,实现新能源公共基础设施全覆盖,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