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好地 建好房
这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宜居桐庐”
本报讯(记者 程佳园)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安居方能乐业。昨日,我县举行“融杭接廊之宜居桐庐”政策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新职教名城”建设安居保障、乡村富美“四优”工程购房安居补助、区域性购房消费券、人才购房安居券、新建商品非住宅购房补贴等六方面政策。副县长孙叶华作主题发布。
出好地 让宜居更具象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杭温高铁于去年9月正式通车,桐庐东站到杭州西站仅需18分钟,“融杭”效应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桐庐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逐渐成为杭州都市圈备受瞩目的宜居之城。
打造宜居之城,精准供地是关键。桐庐抢抓“融杭接廊”机遇,科学制订供地计划,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实现土地供应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目前已亮相3宗优质低密宅地,均位于县城核心板块,基础配套高质齐全,吸引了众多知名房企和购房群体的关注。
可见,这波桐庐宅地市场回暖,除了杭州主城区市场热度传导效应之外,显然也与桐庐楼市逐渐回暖、城市价值不断提升有关。
其中,通达未来城16号地块已成功摘牌出让。该地块北侧紧邻未来湖公园,南接叶浅予建兰学校,西靠华师大双语幼儿园。铁路桐庐站、银泰城、市一医院桐庐医院等核心配套资源均处于1公里范围内。
令人期待的是,桐庐接下来还有多宗优质低密宅地“待嫁”,必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建好房 让品质看得见
眼下,桐庐城市建设已经走上快车道,核心板块开发、交通网络完善、品质商业入驻、优质配套落地等各方面建设共推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桐庐深入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推动住房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
为实现“建好房”目标,桐庐高标准规划设计,严格施工管理,开展透明化建设,提升住房功能性,完善配套设施,做好售后服务、长期维护与优化更新,加强政策支持与监管,开展居民参与监督活动,提升居住舒适度,打造更加宜居环境。
另一方面,桐庐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一批事关民生福祉和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建成投用,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让生活品质看得见。
提能级 共筑活力新城
汇聚人气,方能筑城以兴、强城以盛。
本次推出的购房新政在精准对接百姓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乡镇区域购房消费券、新建商品非住宅购房补贴等普惠性政策,推出“桐庐安居券”、农户家庭购房补助以及限价优惠配售房和配租房,将转移集聚的农户家庭、各类就业创业人员等纳入政策补贴范围,在加大补助力度的同时,放宽购房政策对人才流动的限制,扩大补贴范围。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尽可能鼓励、推动更多百姓向中心镇、中心城区聚拢,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口下山集聚发展、外来人口安居扎根桐庐,同时加大城乡公共服务集中优质供给力度,让人才“活水”充分奔流涌动,也展示了桐庐打造宜居宜业品质之城的信心和决心。
“优化政策是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迫切需要,将为塑造桐庐人才招引、城乡联动、拓展空间等城市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汇聚合力。”县住建局局长方新东表示。
未来,桐庐这座被山水眷顾的城市,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包容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书写属于自己的宜居宜业新篇章。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