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1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桐庐人文
2024年11月01日

兰石斋杂记(三十一)

慧眼识“剩山”的郦承铨

阅读量:1379 本文字数:1331

蓝银坤

兰石斋藏有一件郦承铨先生致黄宾虹先生的信函,兹录之。

宾虹先生老前辈纂席:

书问疏阔,想望为劳!春中,友人蒙文通有海上之行,曾乞致声,又旋知先生入蜀矣!岂以瓜蔓水发浮舟东下欤。叶君过访,奉到印集十册并手教兼悉,开岁上日为先生古稀之庆,古之贤人,蓄德游艺者固长享大年,于先生复见之,岂容无以为寿?行当齐心盟薇思所以将意者,但恐陋劣不足博长者一粲耳!

尊辑印集,甄择之精,远过愙斋、退楼,至近日雪堂更不可同日而语,值祇领 懽憙,真如入龙宫蛟肆,使人踊跃惊怖者,将安图琼琚之报乎?拙著《建康实录校记》一册,别寄上敬希教之,严风朔雪,惟兴居珍摄,敬颂道安,不庄!后学郦承铨再拜!冬月廿四日。

这是写于1932年冬月的一封信。据黄宾虹先生年谱记载,黄宾虹先生1932年秋入川讲学,1933年春自川返沪。此次川蜀之行,历时半载,登临峨顶、坐雨青城,遍游诸胜,得写生稿近千帧,自谓画近倪、黄简笔。在信中郦承铨先生提出开岁将为黄宾虹先生古稀之庆做寿,并对收到黄宾虹先生所辑的印集评价很高,认为甄择之精超过愙斋(吴大澂)、退楼(吴云)、雪堂(罗振玉)所辑的古印谱。信中所提到的蒙文通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近代“蜀学”传人、经史大师,是与郦先生有深厚交往的好朋友,著有《古史甄微》、《经学抉原》等著作。

郦承铨先生(1904年~1967年)字衡叔,号愿堂,又称无愿居士,江苏南京人。国学师承王伯沆先生,于儒学、史学、文字学、版本目录学、古代诗词艺术诸领域均有精深造诣。治学之余,在诗、书、画、印均有涉猎,书法、绘画、鉴赏俱精。曾先后在南京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台湾大学、之江大学等院校任教。

1950年郦承铨先生调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担任副主任,从事文物领导工作,致力于古籍书画的抢救整理。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国之瑰宝,自元代至今,历经沧桑,几毁于火,其中一段为海上书画收藏大家吴湖帆收藏,其余部分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吴湖帆所藏一段(剩山图),当时有人怀疑为摹本。郦先生力排众议,经浙江省文化局同意并拨款,于1956年底由吴湖帆让归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这件事曾受到种种非议,甚至有人妄论先生购买伪作,使先生蒙受不白之冤。1962年先生在延光室影印本的《富春山居图》上题写了一段话:“一九五六年冬,湖帆所藏富春一角让归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予实主之,虽事后谤议朋兴,予终不悔也。以全卷既为大盗劫去,留此一角在浙,宁非幸事,至一身之毁誉又何足记哉。”一个甲子后的今天,已不再有人怀疑此画的真伪,《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已然成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这是先生的一大功绩,仅此一事,郦承铨先生之名亦将与《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一起名垂青史。

2024年8月,各大官方媒体报道:为庆祝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开馆一周年,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将对外开放展出,从2024年8月29日起,展期一个月。据统计,这幅旷世名作自1956年来到浙江省博物馆后,出于文物保护因素考虑,展出次数屈指可数,在今年之前仅展出7次。展出期间,除了馆休日以外,参观者每天都需要排长队等待,人多的时候甚至要等几小时以上。

展览之年正是郦承铨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在参观的人群中又有多少人了解这幅剧迹入藏浙江省博物馆的故事,想起参与征集这幅旷世名作的郦承铨、沙孟海等先生呢?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