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十七届人民政府第三十五次常务会议学法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解读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并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明确指出,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2021年、2022年在考察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又对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也对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体现到各项制度设计、措施规定中,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以下简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于2023年6月28日通过,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门性法律,这部法律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共八章七十二条,包括总则、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保障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主要内容包括:
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定位、原则和管理体制。一是妥善处理保障重点与惠及全体的关系,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在重点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基础上,积极推动建设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二是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遵循安全便利、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三是明确坚持党的领导,突出政府主导、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管理体制作出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系统规定无障碍设施规划、设计、建设、改造、维护和管理相关制度。一是严格确保无障碍设施建设质量,包括:明确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共场所、交通运输设施、城乡道路等应当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规定无障碍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并与周边的无障碍设施有效衔接、实现贯通;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中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二是强调重点单位、区域、场所等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的义务。比如明确要求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部分地区的人行道路系统、停车场等应当配套建设相应的无障碍设施。三是对无障碍设施改造作出系统性规定。包括:要求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明确无障碍设施改造责任人;对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规定责任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替代性措施;对家庭无障碍改造、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等重要问题作出专门规定。四是针对“重建设轻维护”突出问题,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包括明确维护和管理责任人、对其所承担的维护和管理职责作了列举;对非法占用、损坏无障碍设施等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并明确了相应法律责任。五是明确通过意见征询、体验试用等方式,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参与无障碍设施建设。
丰富无障碍信息交流内容。一是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残疾人、老年人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采取无障碍信息交流方式发布突发事件信息;要求药品生产经营者提供无障碍格式版本的标签、说明书。二是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电视台、网站、移动应用程序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电信业务经营者等提供无障碍信息的义务作出规定。三是明确要求硬件终端产品、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便民热线、紧急呼叫系统等应当具备或者逐步具备相应的无障碍功能。四是完善鼓励支持措施,包括:鼓励图书、报刊配备无障碍格式版本;鼓励编写、出版盲文版、低视力版教学用书;鼓励地图导航定位产品完善无障碍标识和无障碍出行路线导航功能;鼓励药品以外其他商品的经营者提供无障碍格式版本的标签、说明书。五是对国家通用手语、国家通用盲文的推广、采用作出要求。
扩展无障碍社会服务范围。一是规定公共服务场所提供无障碍服务的要求,对涉及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等服务事项的,明确要求保留现场指导、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二是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司法仲裁、公共交通、交易考试、医疗卫生、文旅体育等方面的无障碍服务分别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三是新增应急避难场所提供无障碍服务的义务性规定。四是完善残疾人使用服务犬的相关规定。
健全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体制。一是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经费列入本级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加强无障碍环境理念的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的无障碍环境意识。三是积极构建无障碍环境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无障碍环境认证和信息评测制度。四是采取措施促进新科技成果运用,支持无障碍设施、信息和服务的融合发展。五是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
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监督制度。一是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委托第三方评估、信息公示、投诉举报处理答复等相关工作机制作出明确规定。二是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提出加强和改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三是规定残联、老龄协会等组织可以聘用相关人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进行监督。
(记者 姚思雯 整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