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版:桐庐人文

2024年10月12日
兰石斋杂记(二十八)
淡竹山房吟稿序
阅读量:910
本文字数:656
蓝银坤
《汾阳章氏宗谱》有“淡竹山房”诗云:“水光山色两分明,近水倚山筑数楹。真个静中如太古,松风微送读书声”。房在桐庐百江罗山村,今仅存门楹。王兄樟松于致仕之年重起于原址,以作读书作文、休憩负暄之所。邵公华泽题额其上以光文脉之衍。
一日,樟松兄示余《淡竹山房吟稿》,漏夜读之,释手不忍,何也?
夫诗,心声也!须言有物,抒有情。大则忧国忧民,微也花鸟虫鱼,可吐胸之块垒以畅心之幽情。《诗经》、《乐府》、大唐格律,煌煌巨轶,诗之于吾国,久之矣!
今人与诗远矣!读诗者既尠,作诗者稀也!白驹过隙,灯红酒绿,了无诗情可探。可佩兄于公务之暇,游踪所至,不懈于此道,或言风物、或鞭时弊,远至欧美,近则乡邦,触眼之处,均以诗文纪之,累年积月,诗稿盈箧。其诗,刚者如晋韵秦腔,柔者恰是越剧黄梅;幽者若山溪小泉涓涓,畅者似瀑布跌宕直抒胸臆。
噫!何以使其达奇境耶?私心揣度,“三槐堂”之古风使然也!“三槐堂”,晋时周灵王于太原所创,王姓大堂也,支分广布,源流八荒。兄祖自太原迁居徽之安庆怀宁,余祖也于太原迁徙安庆潜山,同为“太原郡·三槐堂”之后裔。入清,兄之祖迁浙之桐庐,余祖择浙之建德居之。上世纪90年代,余至桐庐谋业始识兄荆,共言五百年兄弟而会富春。自此襟言坦荡,砥砺廉隅,方知兄于家国困顿之时,映雪凿壁,刺股悬梁,不以日徒步往返百数十里求学而为苦,学成而业,入公务之列,读书、作文(诗)为公暇之乐好,此道日深,文字厚积。东坡公《三槐堂铭》有句云“槐荫满庭”,是解旧时王谢、文脉相衍之理耶。
积字恐散佚,付之于枣梨,命余记此事,数语共勉之。
◎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浙ICP备09006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