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石斋杂记(二十二)
题记三篇
蓝银坤
一、《齐故梁君铭》旧拓记
此北齐河清四年刻石,出磁县,刻石藏沈阳博物馆,北京图书馆藏有全拓、含盖。乙未冬至,此拓剪裱本,余偶得之于微肆,字迹清晰几与北图藏拓齐,且胜于网肆诸册焉!查原藏者印记“文斌、宪章”者,乃前清拔贡密云贾文斌也,梁实秋先生《我在小学》一文有云:“于是家里请了一位教师,贾文斌先生,字宪章,密云县人,口音有一点怯,是一名拔贡。”“文斌、宪章”者,大学者梁实秋之塾师也,拔贡者,向以字胜,观书签,信然!
二、《重订篆字汇》记
字汇一函四册,海盐毕既明篆订,扫叶山房于民国元年宣纸石印。甲册扉页钤有原藏者印二,曰“兰荪”、曰“兆新”,考“兰荪”者,乃吴门古琴宗师吴兰荪吴建是也,生于清末卒于上世纪60年代,其琴学源于岭南派,因长期定居苏州,琴风渐归于熟派(虞山派),其清、微、淡、远、中正广和之琴风开吴门之风。兰荪有子三:兆新、兆琦、兆基,兆新擅拉小提琴,兆琦、兆基得衣钵俱成古琴名家,且兆基为苏州大学数学教授亦太极拳内家功夫高手。兰荪有女湘岑,喜作画,常随父出入今虞雅集,其子汪铎亦承家学擅操琴,亦名家耳。
是部字汇乃海上书友赠余,置案头数载,解余断篆之惑多矣!今发兴以印鉴寻源,竟也如愿,并知琴事,想当日之时,兰荪琴罢,抚是册以课子小学,不亦乐乎?吴门一脉,文艺传家,香篆不绝,字书传承有序,此册见证焉!余得之以递护亦幸甚哉。据案展册,纸白愉目书香袭来,遂援笔以记缘起,留延后来者识之焉。
三、拓鲤鱼跳龙门石雕记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
丙申新岁,有生自桐庐分水镇僻巷觅得“鲤鱼跳龙门”石雕件一呈余,观是石为茶源石质,视其老旧恐为清季之作。《埤雅·释鱼》云:“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江南之民大抵喜其寓意或绘画剪纸、或石雕、或木雕泥塑置之于居所,以讨吉祥意。今新岁之始,余朱拓是石以颂诸友“飞黄腾达”,余则以“奋发向上”励己耳!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