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2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3年12月04日

百江松村:细细“金龙须” 晒出“共富路”

阅读量:916 本文字数:786

本报讯(记者 郑靖雯)“再晒两天,这批红薯粉丝就制作完成了,这可是我们的致富‘金龙须’,能卖出每公斤40元的价格。”眼下正值制作番薯粉丝的好时节,近日,记者来到百江镇松村村,只见村民王阿姨正在翻晒红薯粉丝,红扑扑的脸蛋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这几天的松村晒场上,洁白湿润的红薯粉丝被成团整齐地放在晒网上,一段时间后,它们会变得金黄而蓬松。晒场边,一台大型电蒸锅正冒出热腾腾的香气,村民赖忠富将一勺番薯粉浆放入蒸格中。“从前,家家户户都会做番薯粉丝,但产量小,只够自己吃。这两年,村里整合资源,大力发展龙须面产业,不仅让我们能在家门口‘上班’,也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收入。现在,咱们村的‘金龙须’销量特别高,供不应求。”赖忠富高兴地对记者说。

龙须面,也就是番薯粉丝,是松村村的特产。粉丝看似朴素,制作却不简单。从地里挖出的新鲜番薯,要经过清洗、粉碎、过滤、晒粉、打浆、上蒸、冷却、摇丝、晒丝等12道复杂程序的“锻造”,才能成为村民们口中的“金龙须”。

“‘双非’整治后,我们带动村里的农户种植了100多亩红薯,今年的红薯产量共10多万斤,村里将卖剩下的红薯磨成粉,经过进一步的深加工,制成了2万多斤龙须面,能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同时,这一产业也解决了村里70多人的就业问题。”松村村党总支书记陈国栋告诉记者。

从晒网上取下的成品“金龙须”被装进礼品盒,送到预订客户的手中,成为送礼佳品;“金龙须”走出小山村,摆上特产店的货架,被端上人们的餐桌,成为美味佳肴……

“目前,‘绿皮鞋金龙须共富工坊’已经落成,一个月后就能交付使用,这将吸纳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谈及未来村内产业的发展,陈国栋已谋划好“蓝图”,“今后,我们的产品不仅会在线下实体店销售,还将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在抖音等平台开设直播间,让我们的特产走进千家万户。明年,‘金龙须’产业的经营收入有望突破一百万,我相信,‘金龙须’会真正成为实现乡村共富的项目。”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