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1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3年11月30日

历时8年,向世界兑现“马上”精彩的承诺

杭州第19届亚运会马术项目的“诞生与成长”

阅读量:558 本文字数:3854

2023年9月26日-10月6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马术项目成功举办。中国马术队在桐庐马术中心创造了2金1银的亚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填补了中国队在亚运马术征程上的金牌空缺。

历经8年,桐庐实现场馆侧、城市侧、安保侧工作齐头并进,营造人人参与亚运、奉献亚运的浓厚氛围,向世界兑现了“马上”精彩的承诺。

多方聚力 高效运行

跑出赛事筹办加速度

时间拨回到2015年9月16日,中国杭州获得第19届亚运会举办权。翌年,桐庐正式启动亚运会马术项目申办工作。

2016-2018年,围绕“项目选址、无疫区条件、方案可行性研究”等多方面的比选论证,在2018年12月,杭州亚运会马术项目最终确定落户桐庐。同年,县委县政府成立桐庐马术项目管理委员会,桐庐马术项目正式启动筹建。

振奋之余,有人不禁疑问:桐庐不产马,百姓也没有养马传统,缘何马术项目会落在这里?马术是一项既高雅又刺激的体育运动,也被誉为“绅士运动”。桐庐拥有世界级的山水空间组合,仿佛一个天然的赛马场。而桐庐,也亟待一个大项目引领体育文化事业发展。可以说,马术落户桐庐,是气质相吸、产业相融的结果。

马术是亚运会中唯一一项人与动物同赛的项目,建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是举办国际马术赛事的前提条件,也是桐庐承办马术项目的重难点工作之一。2019年7月,在敲定机构人员运行等一系列方案后,杭州桐庐无疫区正式启动建设。2020年9月16日,桐庐马术中心在瑶琳镇林场区块正式开工。

短短一年,一个青山环抱、依江而建,兼具颜值与智慧的场馆拔地而起。从高空俯瞰,桐庐马术中心主场馆呈现汉字“马”字,仿佛一匹骏马驰骋在富春山水间。紧接着,越野赛道、室内外训练场、马房以及配套马僮村与马医院等建筑相继实现高质量交付。

2022年1月11日,桐庐县召开杭州亚运会桐庐赛区赛事筹办暨场馆化运行动员会议。3天后,场馆运行团队首批P类人员87人进驻场馆,成为所有赛区首批脱产入驻办公的团队。

机器开始运转,就要保证零部件之间衔接正确、磨合顺畅。若把场馆比作机器,人就是零部件,制度就是零部件之间的连接运转方式。

桐庐赛区组建赛事侧、城市侧、安保侧三侧联动运行新机制。赛事侧搭建了由指挥长领衔,下设竞赛、马匹事务、设施和服务、媒体等副指挥长、秘书长组成的赛事指挥体系。其中,指挥长由县委主要领导担任,竞赛常务副指挥长、竞赛副指挥长分别由中国马术协会秘书长与中国马术协会副秘书长、竞赛部部长担任,提高了办赛高效性、专业度。

根据杭州亚组委的指导意见,结合马术赛事组织特点,桐庐马术中心运行团队涵盖了场馆运行/办公室、竞赛技术运行、竞赛综合事务、马匹事务综合协调、马厩管理、兽医事务、赛场生物安全防控等22个业务领域。整套赛事指挥体系的建成,标志着亚运马术项目筹办工作进入关键阶段,逐步由“筹”向“办”全面转换。

靠前指挥、亲自推动、主动督导、向外取经,锚定“马上”精彩的目标,中国马术协会、香港赛马会等诸多专家提供技术支持。随着开幕式临近,桐庐马术中心运行团队、桐庐亚运分村团队运行机制越来越完善,指挥部调度会议越来越密集,从早例会到晚例会,从交通安保到志愿服务,每一个问题在这里解决、闭环,确保各项筹办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桐庐公安全员出动,服务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亚运会马术赛事,亚残运会火炬传递桐庐站安保侧工作,遵循“智能、无感、动态、和谐”原则,忠诚履职,精准调控。瑶琳镇村全力护航亚运,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共同交出了一份“平安答卷”。

赛时,超1000人活跃在场馆内外,在扁平、高效、有序的指挥体系下,推动场馆这台“大机器”稳稳向前,呈现了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亚运盛会。

测试复盘 整改提升

力求补上每一个漏洞

杭州亚运会筹办历程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5月,受疫情影响,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先后决定延期一年举行,给筹办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桐庐延续前期筹办进度,2022年3月24日,场馆通过亚组委赛事功能验收;3月底,“无疫区”通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认可。同年6月7日,“韵味杭州”2022年桐庐马术三项赛邀请赛如期举行,对办赛各环节、各领域系统开展全要素、全流程、全过程测试。这也是杭州亚运会确定延期之后举办的首场测试赛。

3天的赛事成功举办,桐庐没有因为延期办赛而放缓筹办脚步。当年8月中旬,桐庐马术中心运行团队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工作对接,谋划筹备第二场更高规格、更高水准的马术项目测试赛。

2023年2月14日,从上海传来好消息,桐庐县政府与中远海运签约并官宣,于5月13日举办“韵味杭州”2023首届中国杭州(桐庐)国际马术公开赛。马匹由中远海运从欧洲运至桐庐,参赛运动员来自国内外。开幕当日,国际马联、亚马联的各位代表,日本马术协会观摩团,香港赛马会专家团也纷纷出席。

两次测试赛,分别出具了12页、13页的复盘报告,从基本情况、主要成效、存在问题、下步计划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流程、明确要求、完善机制、锻炼队伍,力求补上每一个漏洞,为正赛举办打好基础。

不怕问题多,就怕没问题;不怕问题小,就怕不在意。5月的公开赛,不管是办赛标准、规模、流程,都是按照正赛要求。赛后,场馆开展全面排摸,累计整理出几百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每个问题的解决都细化到措施、时间、牵头单位和具体负责人。

8月中旬,按照上级要求,所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月底,马术中心与亚运分村同步开展“赛时一天”综合演练,全面检验客户群抵离,场馆赛时流程运行调度、协同配合、上下游业务衔接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打磨细节、针对弥补,不断提高团队执行能力、接待能力、抗压能力、协同能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赛时运行。

“所有人在‘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领域默默付出,让桐庐经受住了考验,不仅打赢了‘亚运攻坚’这场硬仗,更在办赛实践中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水平。”桐庐马术中心场馆运行办公室主任邹建华说。

国际马联主席英格玛·德沃斯点赞桐庐高水平办赛,认为这里场地美丽、基础设施先进,桐庐马术中心有很大潜力成为中国马术产业卓越的发展中心之一。亚马联主席哈迈德点赞马术中心运行团队,认为赛事组织得很好,所有参与者都感受到专业有序。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亚组委副主席杨树安称赞桐庐亚运马术团队是中国马术史上的最高水准、最佳服务、最好团队。

阿联酋运动员阿里·哈勒凡·贾胡里在接受采访时说,“场馆内的一切都安排得非常妥帖,这是我见过的最好场馆之一。”中国香港运动员萧颖莹也称赞,“对马来说,这是世界级的环境。”

刷新颜值 谋划新篇

打造桐庐发展新品牌

“过去,208省道重车多,路面破损、路况较差;现在,车辆通行顺畅,节点绿化层次分明,行车体验大大提升。”市民方先生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这条道路不仅是市民的通勤道路,也是亚运期间,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等往返桐庐马术中心与桐庐亚运分村的必经之路。对标“一流赛区”,桐庐在城市侧实施“亚运城市行动”,实现杭千高速桐庐出口、临金高速瑶琳互通等景观靓化,亚运通勤道路经过的城南、桐君、横村、瑶琳等镇街风貌及沿线环境大幅提升,城市颜值不断“刷新”。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从基础设施改造、环境综合治理,到公共服务提升、城市面貌改善,借着亚运契机,桐庐办成了一批要事难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既是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亚运对于这座中国马术“新地标”来说只是开始。偌大的场馆,如何再利用——既为中国马术发展添砖加瓦,又为地方跑出城市与产业发展的新速度,桐庐的选择是谨慎的,更是长远的。

桐庐聚焦解决“有人”“有马”“有业态”“有规范”“有机构”等问题,围绕做好“马术、马文旅、马衍生产业”三篇文章,全方位对桐庐马术中心场馆赛后利用工作以及马术运动与地方文旅融合进行了详细谋划。

可以确定的是,桐庐马术中心赛后利用的主要方向,仍是承接国际国内大型马术公开赛、锦标赛等赛事。目前,桐庐与国际马联、亚马联、中马协等行业协会机构取得并保持了紧密联系,也将有利于赛后开发利用工作的合作、开展。

当然,杭州也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地。记者了解到,杭州将与国际马术联合会建立合作举办国际马术赛会机制,通过全领域紧密合作,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共同推进世界级马术赛事在杭举办,持续促进“后亚运时代”马术运动发展。

后续,桐庐还将设立亚运马术陈列馆,将赛事举办过程中重要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物资、设施以及影像资料保留下来,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亚运马术,持续增强桐庐文化底蕴和城市魅力。

同时通过马术运动与当地体旅、农业的融合,吸引广大游客、马术爱好者来桐庐体验马术运动、感受马术特色氛围,让“骑马看山住民宿”成为桐庐新的特色文旅品牌。

记者有话说——

8年来,我们跃马扬鞭,经历了艰苦申办、四易选址、审批受阻、资方退出的阻碍,以蒲苇纫如丝的韧劲,蹚深水、破难题,高质量完成马术中心场馆与专业赛道建设,获得国际一致认可。

8年来,我们以梦为马,直面城市顽疾,做成了一批一直想干却没能干成的要事难事,发动全县百姓参与志愿服务、文明实践,城市“里子”“面子”焕然一新,真正实现了“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8年来,我们厉兵秣马,在培训中学习、在测试中演练、在细节中磨合,高效完成了赛事组织,锻造了独立办赛的桐庐团队,打破了所有怀疑中国办赛能力的质疑,实现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8年来,我们马不停蹄,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资源,全力办下了这场高难度、最复杂、最特殊的专业赛事;中国马术队在桐庐创造了2金1银的亚运会历史最好成绩,让桐庐马术中心成为中国马术运动的福地,展现最佳赛区的最美形象。

我们相信这届亚运会,留给了桐庐一首崭新的、隽永的诗。许多年后,这些关于光荣与梦想、热爱与坚持的诗,仍将为人津津乐道。

亚运马术,我们不说再见!

(记者 金黄璐敏/文 单佳铭/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