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1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警世录
2023年11月16日

实现车厢“静音”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阅读量:332 本文字数:678

■ 徐文静

手机声音外放、熊孩子吵闹、邻座大声聊天……相信不少坐过高铁的人都遇到类似的烦恼,而这些噪音的产生往往容易引发乘客之间的冲突和纠纷。而前不久,中国铁路官微一则消息上了热搜,表示在京沪、京广、成渝高铁等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设置了静音车厢。

静音车厢“静”在哪儿呢?乘客方面,手机要求不外放、调震动、戴耳机,打电话或交谈要离开车厢,看管好小孩,等等。高铁方面,报站音量降至30%至40%,餐服人员不作商品服务介绍。总的来说,就是以更明确的要求、更严格的标准来约束乘客的乘车行为。

那么仅仅是设置静音车厢就能保证车厢“静”下来吗?答案是否定的,静音车厢也并非强制性进静音,依旧需要乘客的自觉。众所周知,高铁车厢是公共场合,打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乘车环境,乘客既是第一受益人,也是第一责任人。

笔者认为,静音车厢的推出,可以说是铁路部门主动作为,为提升乘客的旅途体验、避免因噪音发生冲突的一项创新举措,彰显了一种更具人情化、更加精细化的现代服务意识。

但想要让静音车厢真正实现,需要多向发力,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对违约行为实施强有力的惩罚措施,明确乘客需要遵守的约定和违约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更需要乘客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互相包容,提升文明素养,共同营造安静舒适的旅途空间。

开设静音车厢体现的是铁路部门对乘客多样化出行需求的关注,体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和举措。但任何事物从产生到落地再到推行,从“中国式过马路”到如今“礼让斑马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静音车厢亦是如此。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也为其他乘客创造更好的乘坐体验,这才是设置静音车厢最大的意义。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