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书写仰望星空的奋斗者
黄传会
这是一次致敬英雄的写作。中华民族不缺少英雄,我们需要更多更精彩地书写这些英雄,让他们的故事广为传颂,砥砺我们的奋斗之志。
对于报告文学作家来说,有机会书写那些仰望星空的奋斗者,是一件令人憧憬的事情。《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正是这样的一次写作。
2020年1月6日,北京迎来新年第一场大雪,我冒雪前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了第一轮采访。在研究院办公楼门厅里,我第一次见到科学巨匠钱学森的塑像。他目光炯炯、神情坚毅,仿佛带领着中国航天人向太空挺进——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被誉为“中国火箭的摇篮”,行走其间,我仿佛穿越时间隧道,走进中国航天事业初创时期,被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深震动。如同后来在采访孙家栋院士时他告诉我的那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储备而言,并不具备搞“两弹一星”的基本条件。正是因为党和国家下了铁的决心,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地奋斗,第一代航天人兢兢业业、攻坚克难,才有了导弹升空、卫星上天。
爱国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这一点在中国航天人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为了建设新中国,钱学森和“航天四老”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等冲破种种阻挠,毅然回到祖国。孙家栋一参加工作,便在钱学森和“航天四老”的领导下,他强烈地感受到他们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奉献牺牲精神。他后来常说的“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便是由此升华而来。这让我一下子抓住了人物的魂脉。我将书稿第一章定为“归来”,集中笔墨书写钱学森和“航天四老”归国。孙家栋与航天老前辈一脉相承,正是有了他们的言传身教,才有了孙家栋丰富灿烂的人生。
报告文学写作必须深入生活,贴近人物。接下来,我又紧锣密鼓地采访了范本尧、欧阳自远、叶培建、龙乐豪、杨长风、吴伟仁、姜杰等院士,李祖洪、谢军、张荣桥、孙泽洲等航天界专家。这些大忙人一听说我要写孙家栋,没有一人推辞,都挤出时间与我交谈。他们给我讲“东方红一号”、讲“嫦娥”、讲“北斗”、讲“天问”。那些感人的故事,那些精彩的细节,那些飞扬的激情,一次次打动我。于是,一个孜孜不倦、脚踏实地的孙家栋,一个勇挑重担、奋发图强的孙家栋,一个无怨无悔、航天报国的孙家栋,一个气壮山河、问鼎九天的孙家栋,在我的脑海中慢慢丰满生动起来。
孙家栋是坐着轮椅与我交谈的。这位成就卓著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朴素、随和、谦虚、慈祥,如同一位可亲的邻家老人,或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工程师。他一再强调:“航天事业是集体创造的事业,首先是党中央正确决策,全国大力支持,你一定要多写写航天群体,多反映航天精神。至于我个人,就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
采访内容极其丰富,但写作过程仍然充满挑战。面对陌生深奥的航天科技、错综复杂的航天工程,我一时不知如何下手。只有老老实实、心无旁骛地阅读五六百万字的资料,最大限度地去消化吸收。当然,最终将中国航天几大工程梳理清楚,多亏几位航天界专家指点迷津,谢军、张荣桥、孙泽洲像帮小学生解题一样,为我讲解航天科技ABC。
写孙家栋,必须要写“1059”导弹、“东方红一号”“嫦娥”“北斗”“天问”五大工程,必须向读者们阐述清楚这五大工程的科技含量、工程难度、科研成果。这些阐述专业性太强,甚至非常枯燥,但只有将这些问题讲清楚了,才能体现出孙家栋所作的贡献。所以,在部分章节中,我宁可牺牲一点儿文学性,也要将科技问题讲明白。
这是一次致敬英雄的写作。我非常清楚,对于共和国功勋孙家栋,对于中国航天的丰功伟绩,拙作只能算是一次简略的叙说。中华民族不缺少英雄,我们需要更多更精彩地书写这些英雄,让他们的故事广为传颂,砥砺我们的奋斗之志。
(转载自《人民日报》2023年10月3日第8版)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