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域经济“旺” 乡村全面振兴更有“望”
张丹妮
“千亿大县”扩容进阶,县域产业“繁花似锦”、县域消费“热辣滚烫”、县域旅游“实力出圈”,县域逐渐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战场”。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独立成章,其着眼于“三农”发展全局,作出了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决策部署。我们应牢牢把握这一重要契机,以培育富民产业、激活消费潜力、健全共富机制为重要抓手来兴旺县域经济,让乡村在产业兴、活力显、生活美的进程中锚定全面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新希望”。
以在地资源培育县域富民产业,让乡村禀赋生金更有“望”。充分挖掘并利用本土资源禀赋,做深做透“土特产”特色文章,将得天独厚的农业、文化、生态等地理标志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培育富民产业的关键所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点“绿”成“金”,深挖“中国竹乡”的生态价值,开发多种竹产品,打造全球竹制品产业高地;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依托当地丰富的非遗手工艺资源,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以汉服生产、木艺雕刻、跨境电商等产业破解转型难题,带动全县经济从“一时红”到“长久红”。各地要立足“一县一品”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探索富民产业增值路径,积极将田间地头的“绿叶子”变成百姓口袋的“金票子”,让沉睡的乡土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活力。
以业态融合激活县域消费潜力,让乡村人气集聚更有“望”。县域消费水平的提档升级需要精准聚焦乡村居民以及广大游客不断涌现的新需求,开展业态的培育融合及消费体验场景的突破创新,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潜能,促进乡村人气高效聚集。山西省临汾市吉县运用“文旅+农业”模式,创新开发壶口瀑布低空旅游产品,借力“跟着悟空游山西”的流量,延伸苹果产业链条并丰富休闲观光、民俗体验等业态供给;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融合“电商+农业”方式培育茶叶数字集群,以全产业链思维发展铁观音茶产业,位居2024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名单榜首。县域消费要持续释放活力,需紧扣业态融合创新主线,完善乡村数字基建,打造特色消费IP,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以联农带农健全县域共富机制,让乡村增收稳业更有“望”。在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社会资本的能力较弱,产业链增值收益分配不均、城乡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依然突出,亟需通过机制创新构建“产业强县”与“富民强村”的共生纽带。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农村成立五大股份合作社,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通过完善土地作价入股机制,明确农村集体以地作价入股,同时健全利益共享和财税贡献支持机制,于2023年全面消除纯收入千万元以下村。县域联农带农共富机制的探索要立足乡村实际,探索差异化路径,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富长效机制,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