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巍巍乌龙山
■ 邱升阳
没有爬过乌龙山的人不能说是梅城人,在梅城读了三年书,我爬了三次乌龙山。确切地说,梅城乌龙山就是水浒116回中“卢俊义分兵歙州道,宋公明大战乌龙岭”和117回“睦州城箭射邓元觉,乌龙岭神助宋公明”的地点,有人竟还神乎其神地说山上还有生锈的兵器——匕首插在万松林里。所谓“严江浩浩,龙山崿崿,秀阅千岩,流观万壑。”我没有专门登过海拔很高的山,所以就乐此不疲。梅城是旧严州府治所在,这里有南峰塔北峰塔,方腊点将台,东西两湖,人文古迹荟萃。乌龙山看上去并不显高,是因为整个山体过于庞大罢。
上乌龙山的路有很多,我喜欢走梅城人砍柴烧香的崎岖小路。路平常又陡又滑,路边景色宜人,空气清新。山脚蔚然一大片松树,人称“万松林”,这里的松树高低相当,根筋裸露,树底几乎没有丁点儿杂草。松皮像鱼鳞一样,两三颗松树就交错成一条盘龙。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松树的幽香,使你每个毛孔都畅快。抬头望去,一簇簇的松枝和天穹相映成活泼庄美绮丽的中国墨画,沁人心脾。
踏着万松林的小石阶上山,路旁山涧淙淙,半小时后在半山腰可以看见一座保存完好的道观,“奉真道院”四个字的墨迹还可以隐隐辨出。想想这里的道士的生活够艰难的,山高路滑,人迹罕至。道院前几株古木参天耸立,挺拔入云,浓荫匝地,枝叶婆娑。右侧上方,竹株成片,近看千片叶,远望万头竹,甚为雅致。此地参禅,事半功倍,古修行者可真会挑地方,难怪说“天下名山僧占多”。爬乌龙山是累人的,差不多要一天。环山小径绕来绕去,你会不停地嘀咕,怎么还没到。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到一处,都不会让你的眼睛失望,这才不至让你产生放弃登山的信念。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将到山顶时,你会敏锐地感到身处了一种乌黑的环境。向山巅望去,到处是一种苍劲郁黑,针叶肥大,树枝矮小的墨绿色松树——乌龙松,乌龙松传说是乌龙的鳞片,极其柔嫩,枝干黑油油的,很是湿润,伸手触摸上去凝脂似的。山顶显得黑郁郁的,比山腰山脚明显灰暗得多,在顶上你会有一种飘飘欲仙的绝妙感觉。
改革开放后,梅城人在乌龙山南麓重修了千年古刹“玉泉禅寺”,庙宇重辉,飞檐走阁,香火鼎盛,游人不妨前往瞻佛诵经,一享清净。玉泉寺始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49年前后),是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的道场。相传他到睦州化缘,将化缘得来的钱,都化成细钱,到大街上,见到小孩经过,便叫他念颂佛号,念佛一声,可得一钱,后来,因钱粮不足,又改为念十声一钱。一年后,睦州境内,无分老幼尊卑贵贱,见了少康,皆称为“阿弥陀佛”,念佛之声,盈于道路。
站在乌龙山顶,所有劳顿一扫而尽,极目天地宽舒,只见白云飘飘,群峰奔涌,拱卫脚下。江水奔流东去。蓝天仿佛用一架云梯可登。下面挺拔矗立的南北两高峰,变得极其低小,须俯视才见。人在山尖我为峰,体会这种感觉需要不懈的登攀。真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古书云:“乌龙山高八面,水各分流,将雨时有白云从山坳起,横为玉带,或覆山顶,弥漫布镬,或城中大雨,山顶晴明。”这显然是经过细心观察的。
古老的州城雄踞于三江之口,外有南北二峰的拱卫,内有东西两湖的点缀,真乃天下之胜境啊!而在城中望山,四季晴雨多变,乌龙山庇护着梅城,加之富春江水库的水位高于梅城街面,致使梅城夏日风塞炎热。冬天下大雪,乌龙就变成一条银白的雪龙。不过傍晚看山,还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乌龙,它在面对着半个梅花城堞发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